湘潭馬路市場之變
法制周報記者 雷昕 見習記者 楊天朗 通訊員 文飛 鄧彪
9月8日,記者走進湘潭縣射埠鎮(zhèn)老街集貿市場。今天是農歷初一,老街集市趕集的日子。寬敞整潔的集市人潮涌動,十分熱鬧。攤位分門別類、新鮮瓜果蔬菜肉類擺放有序。村民們穿梭在集市上挑選貨品,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
然而在去年老街集市未建成前,村民們還是將攤點擺在旁邊人流量車流量大的潭花公路旁。趕集時,十五米寬的公路被馬路市場擠占只容7米寬,車輛通行緩慢、嚴重堵塞交通。
射埠村馬路市場的變化,得益于去年湘潭市開展的頑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動。圍繞“攤清、人清、路暢”的總目標,經過一年整治,湘潭市目前已取締了193家馬路市場、規(guī)范搬遷72家、新建了108個農村集貿市場,真正做到了有路無市、有市無路。
馬路市場成交通安全隱患
坐落在渭水旁的射埠老街起源于民國初期,是當時的交通要道,去花石、衡山的必經之路。老街沿街有當鋪,周邊有碼頭,形成生活物資集散地,成為老百姓趕集的首選地。
隨著經濟的發(fā)展,老街逐漸沒落,但是對于百姓來說,集市始終是他們難以割舍的情懷,也是生產生活交流必不可少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隨著交通的發(fā)展,出行方式的改變,過往的車輛越來越多,馬路市場安全隱患劇增。
“馬路上人車不分流,幾百個小攤擺在公路兩旁,形成的馬路市場有1公里長。逢一逢六趕集日,道路交通就十分擁堵,人車相撞事故時常發(fā)生。”射埠村黨支部書記譚蒲元因此常接到村民投訴。
“以前趕集時,車基本走不通,得不停地按喇叭。遇到性格急躁的村民就吵起來了。趕完集,滿地都是菜葉子和家禽的羽毛糞便,整條街臟亂差。人多了,賊也多,常聽到有人說摩托車被偷了?!眮碲s集的村民徐躍其告訴記者。
馬路市場的整改迫在眉睫。2019年9月22日,湘潭縣花石鎮(zhèn)日華街發(fā)生重大交通事故:一輛嚴重超載的貨車剎車失靈,在馬路市場上撞到多名趕集的行人,事故造成10人死亡、16人受傷?!?·22”事故發(fā)生,讓湘潭市委市政府決心全面取締馬路市場。正式打響了湘潭市頑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動戰(zhàn)斗。
全市取締搬遷265家馬路市場
湘潭馬路市場取締整治圍繞“攤清”“人清”“路清”總目標,通過取締關停馬路市場堅決“不能擺”,新建搬遷集貿市場解決“何處擺”,強化管理引導商販入市“規(guī)范擺”,讓村民安全放心購物。
2019年10月至今,各鄉(xiāng)鎮(zhèn)均在所轄原馬路市場張貼取締公告。進行大宣傳大走訪,增強群眾安全意識和對取締整改的了解。通過直接取締、搬遷改造、搬遷新建等措施,將原有的265家馬路市場直接取締193家,規(guī)范搬遷72家。
馬路市場取締后,加快集貿市場新建和改造升級,是解決商戶們“何處擺”,群眾“何處購”問題的治根之本。
2019年9月30日,湘潭市委辦、市政府辦下發(fā)了《關于堅決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頑瘴痼疾的通知》《湘潭市馬路市場整治規(guī)范和農村集貿市場建設管理專項行動方案》兩個文件。明確了要堅決取締、適時搬遷和嚴格管控的馬路市場清單,按照分級處置,分期分步驟實施原則,依法規(guī)范管理,提出了城鄉(xiāng)一年內完成新建和改造農貿市場的計劃。
為解決資金難題,省、市、縣共計爭取到3600萬元財政資金投入農村集貿市場建設。新建農貿市場,選址是關鍵。“要讓老百姓和商販愿意走進新市場擺攤交易,才能真正讓馬路市場消失。”市商務局副調研員趙立軍解釋。
湘潭縣堅守“確保安全”“不占基本農田”“不占生態(tài)公益林”三條紅線,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科學選址。譚蒲元告訴記者,選址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問題。村支兩委通過召開會議,多方走訪聽取黨員、組長及群眾代表意見,結合實際,決定在潭花公路旁的空地新建老街集市?!靶陆ǖ募姓嫉?畝,包括河灘區(qū)域和部分村民自留地。我們多次召開村民大會,做大家的思想工作,才能夠重建老街集市。”譚蒲元說。
其他各縣市區(qū)、園區(qū)結合實際需求、因地制宜,靈活采取各種方式開展農貿市場建設,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驗。韶山市充分利用廢棄學校、村部等閑置場地開展建設,還創(chuàng)建活動攤位建設模式。韶山市楊林鄉(xiāng)云源集市的所有攤位都是活動的,趕集結束后收起攤位,就是村民的宴請場所。
新老街集市建好后,為了吸引商販入駐,集市管委會決定開業(yè)第一個月趕集不收攤位費。易俗河鎮(zhèn)梅林橋集市管委會更是直接在集市旁搭臺唱戲,吸引人氣。有時也會遇到難題,易俗河鎮(zhèn)一家常年在路邊擺攤賣菜的商販,起初對入駐集市很不理解,擔心搬走了沒生意,不方便。在易俗河鎮(zhèn)鎮(zhèn)黨委書記王贊的多次勸導下,最終將菜鋪搬進了梅林橋集市。
老街集市舊貌。
集貿市場全新升級讓百姓“放心購”
9月8日上午,當記者來到射埠老街集市,集市上已經人聲鼎沸,小攤販們吆喝叫賣,村民駐足挑選詢價。
譚春在射埠鎮(zhèn)賣豬肉已經30年了。上午10點,譚春肉攤上的豬肉已經快賣光了。他平時在農貿市場賣豬肉,逢一逢六就來新集市賣。
新集市建好前,譚春也上馬路市場賣肉。他說:“以前在馬路市場賣豬肉,騎著三輪車,有車來了,時不時就要讓路,不安全也影響做生意。下雨天還要撐把沙灘傘,就更不方便了。新集市建好后,我租了一個攤,每個月6天,一個月攤位費就30塊錢。這里干凈整潔,不會風吹日曬雨淋還安全。趕集的日子人多,我能早點賣完收攤回家?!币惶煜聛恚T春能賣上百斤豬肉,足夠一家人生活。
新老街集市總面積5336平方米,共有攤位350個,可服務周邊10公里內的村民生活需要。記者在現(xiàn)場看到,新集市寬敞整潔,功能分區(qū)分明。瓜果蔬菜鮮肉等商品分門別類,水泥修建的攤位臺上貨品擺放有序。集市還建了停車場,安裝了攝像監(jiān)控,來趕集的村民再也不用擔心被偷車。村里專門安排了保潔員打掃市場衛(wèi)生,臟亂差現(xiàn)象也不見了。去年10月份,新市場正式運營,一年收取攤位費給村里集體經濟增收6萬元。
據(jù)了解,通過直接取締、搬遷改造、搬遷新建等措施,區(qū)域內主干道上基本暢通、交通和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狀況明顯好轉。
為綜合調查馬路市場取締整治情況,湘潭市還聘請第三方機構專項開發(fā)手機APP實時監(jiān)控。通過GPS地圖定位,可全方位顯示265家馬路市場的位置。逢趕集日的馬路市場會在當日自動標紅提醒,精準導航至每個馬路市場,在暗訪督查中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嚴防馬路市場反彈。
湘潭市政府副秘書長、市整治辦主任王建軍介紹:“馬路市場整治應形成常態(tài)化的工作。市場建好了,下一步,我們要強化農村集貿市場安全排查與管控。要確保各項安全防范措施落實到位,安全隱患徹底消除,市場才能穩(wěn)定有序經營。交通部門要督促指導鄉(xiāng)鎮(zhèn)全力鞏固馬路市場整治取締成果,確保長效不反彈。”
責編:廖悠悠
來源:法制周報